8月28日,由商务部主办、热科院承办、香饮所具体实施的“发展中国家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生产技术培训班”结业典礼在海南万宁隆重举行。海南省商务厅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处卓民处长、热科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蒋昌顺处长出席。结业典礼由香饮所邬华松所长主持。

结业典礼仪式
省商务厅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处卓民处长代表援外培训项目主办方发表讲话,他对本期培训班顺利结业表示祝贺,对培训班承办单位热科院表示感谢,希望各位参训学员将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生产新技术或新理念带回国,同时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告诉其他人,加强与中国的友好联系。
热科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蒋昌顺处长代表承办单位发表讲话。他首先对圆满完成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的各国学员表示祝贺,对指导和支持培训班举办的商务部、省商务厅等上级主管部门表示衷心感谢,希望通过培训班加强彼此间的国际合作,成为国家间热带农业交流的使者,为促进世界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发展而努力。
来自尼日利亚的巴拉·默罕默德·萨尼先生(Mr. BALA MUHAMMAD SANI)代表培训班学员发言,他首先对为此次培训班做出贡献的主办方和相关单位表示由衷感谢,感谢中国政府给予他们的宝贵机会。在过去的3周时间里,除了学习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种苗繁育、丰产栽培、病虫害防控和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还了解了中国历史和文化。他们回国后将学以致用,积极探索与中国在香料饮料作物生产和加工等方面的合作形式,推动实质性合作,并成为中国与各发展中国家间的友好使者。

学员代表合影
目前,热带香料饮料作物在我国已经形成种类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产业体系,已成为热区经济重要基础产业和热区农民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是热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大多为热带地区,这些国家在热带香料饮料作物方面均有较大的种植面积,但在种植技术方面研究较少。本次援外培训班采用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向来自加纳、刚果(布)、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等发展中国家学员讲授我国胡椒、香草兰、咖啡、可可等作物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良种繁育、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控、产品加工等实用关键技术,旨在帮助学员掌握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其他发展中国家香料饮料作物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农业领域的多边合作与交流。

课堂理论教学

基地实习实践
近年来,在国家商务部和海南省商务厅等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院充分发挥热带农业技术优势,积极承担各类援外培训任务,已成功举办木薯、橡胶、腰果种植及其加工和园艺技术等方面的热带农业国际培训班30余期,为80多个国家培训学员超过600人次。今后,我院将继续按照“立足海南、面向中国热区、走向世界热区”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热带农业国际合作,为服务国家科技外交、支撑热带农业“走出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