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单位概况
    • 单位简介
    • 组织机构
    • 现任领导
    • 单位文化
    • 地理位置
  • 领导关怀
  • 科学研究
    • 科研条件
    • 学科建设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成果转化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成果转移转化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创新团队
    • 研究生培养
    • 专家库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际交流
  • 党建工作
    • 廉政建设
    • 创新文化
    • 党建动态
  • 政策制度
    • 政策制度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详细
【万宁发布】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培育榴莲蜜新品系“香蜜1号”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者:记者:周皓颖 张岩 来源:万宁发布 日期:2025-07-04

近日,记者从中国热科院香饮所获悉,该所历时六年培育的“香蜜1号”榴莲蜜品系进入最后的品种审评定,“香蜜1号”阶段性成果显著。


图片


走进榴莲蜜科研种植基地,浓郁的榴莲蜜果香萦绕园区,这里培育的榴莲蜜新品系“香蜜1号”长势茁壮,经过科研人员六年的科研攻关和精心培育,“香蜜1号”植株上硕果累累。该品系以其好种植、好品质、高产量、高效益和差异化、多元化,给海南优稀水果种植产业带来福音。


“这是我们最先培育的一个香蜜1号榴莲蜜品系,它的优势在于好种植、产量好、品质好,尤其是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研究员、热带木本粮食研究中心主任吴刚告诉记者。


图片


据了解,“香蜜1号”榴莲蜜品系在“2023年国家良种攻关、品种品鉴”中获“最受欢迎品种”之一,在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海南热带优异果蔬资源开发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琼农字2024年156号〕中,被列为榴莲蜜产业发展的苗头品种(系)之一;也是海南省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抗逆优质丰产菠萝蜜育种技术体系优化与新品种选育”、海南省优稀水果产业技术体系-菠萝蜜综合试验站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香蜜1号”取得阶段性成果,得到了菠萝蜜综合试验站、国家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两大平台的支撑。吴刚表示,榴莲蜜产业在海南还是一个相对比较小众的产业,现在处于产业发展初期,“香蜜1号”榴莲蜜品系推出去后,科研人员会跟踪指导种植户,让种植户配合良法把良种的优势发挥得更好,使产量达到高产,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据介绍,熟透的“香蜜1号”榴莲蜜果肉率在33%左右,颜色橙黄,口感丝滑,纤维少,有入口即化的感觉。市面上常见榴莲蜜重2-6斤,常满足2-4人家庭需求;香蜜1号商品果常4-8斤,一般适合4-6人家庭。


图片


“目前市场销售的榴莲蜜,首先没有这么大,小小的,吃的时候味道很相似,但1号榴莲蜜的果肉非常厚,而且吃起来很绵密,而且中间那个纤维也没有那么高,所以说这个口感还是很好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栽培研究室科研人员张昂说道。


图片


据了解,榴莲蜜又名尖蜜拉或小菠萝蜜,是桑科菠萝蜜属热带特色果树,原产于马来半岛,国内在海南有规模化种植,广西、广东和云南有少量栽培。榴莲蜜外型和菠萝蜜相似,但果型较小,果肉香味浓郁,果肉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等物质,加之其单果大小适中,单果重2~4千克,风味独特且食用方便,被视为具有发展前景广阔的小众水果。


图片


在上世纪60年代海南万宁地区的华侨已经引进榴莲蜜种植成功,但一直处于零星状态;20多年前,我国台湾地区也从马来西亚引进榴莲蜜种植,获得成功并得到推广,在台湾市场效益较好。大概2008年前后,台商从台湾引进榴莲蜜到海口三门坡及琼海塔洋等地试种,种植后5~6年进入盛产稳产期,产量可达100千克/株以上,经济效益好、推广迅速。目前,海南琼海、万宁、陵水、三亚、乐东、琼中、儋州等地区推广种植。据不完全统计海南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亩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记者:周皓颖 张岩

编辑:符芳菊
审核:陈明思

监制:卓琳植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aT-mLOwE2nXqdeAi8JoVzg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香料饮料研究所
  • 电话:0898-62556083
  • 传真:0898-62561083|62554418
  • 邮编:571533
办公系统 电子书屋 电子邮箱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单位简介
    • 组织机构
    • 现任领导
    • 单位文化
    • 地理位置
  • 领导关怀
  • 科学研究
    • 科研条件
    • 学科建设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成果转化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成果转移转化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创新团队
    • 研究生培养
    • 专家库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际交流
  • 党建工作
    • 廉政建设
    • 创新文化
    • 党建动态
  • 政策制度
    • 政策制度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公告
  • 科研平台
  • 新闻动态
  • 招聘
  • 学术
当前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万宁发布】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培育榴莲蜜新品系“香蜜1号”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者: 记者:周皓颖 张岩   来源: 万宁发布  日期: 2025-07-04   点击: 我要分享

近日,记者从中国热科院香饮所获悉,该所历时六年培育的“香蜜1号”榴莲蜜品系进入最后的品种审评定,“香蜜1号”阶段性成果显著。


图片


走进榴莲蜜科研种植基地,浓郁的榴莲蜜果香萦绕园区,这里培育的榴莲蜜新品系“香蜜1号”长势茁壮,经过科研人员六年的科研攻关和精心培育,“香蜜1号”植株上硕果累累。该品系以其好种植、好品质、高产量、高效益和差异化、多元化,给海南优稀水果种植产业带来福音。


“这是我们最先培育的一个香蜜1号榴莲蜜品系,它的优势在于好种植、产量好、品质好,尤其是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研究员、热带木本粮食研究中心主任吴刚告诉记者。


图片


据了解,“香蜜1号”榴莲蜜品系在“2023年国家良种攻关、品种品鉴”中获“最受欢迎品种”之一,在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海南热带优异果蔬资源开发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琼农字2024年156号〕中,被列为榴莲蜜产业发展的苗头品种(系)之一;也是海南省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抗逆优质丰产菠萝蜜育种技术体系优化与新品种选育”、海南省优稀水果产业技术体系-菠萝蜜综合试验站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香蜜1号”取得阶段性成果,得到了菠萝蜜综合试验站、国家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两大平台的支撑。吴刚表示,榴莲蜜产业在海南还是一个相对比较小众的产业,现在处于产业发展初期,“香蜜1号”榴莲蜜品系推出去后,科研人员会跟踪指导种植户,让种植户配合良法把良种的优势发挥得更好,使产量达到高产,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据介绍,熟透的“香蜜1号”榴莲蜜果肉率在33%左右,颜色橙黄,口感丝滑,纤维少,有入口即化的感觉。市面上常见榴莲蜜重2-6斤,常满足2-4人家庭需求;香蜜1号商品果常4-8斤,一般适合4-6人家庭。


图片


“目前市场销售的榴莲蜜,首先没有这么大,小小的,吃的时候味道很相似,但1号榴莲蜜的果肉非常厚,而且吃起来很绵密,而且中间那个纤维也没有那么高,所以说这个口感还是很好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栽培研究室科研人员张昂说道。


图片


据了解,榴莲蜜又名尖蜜拉或小菠萝蜜,是桑科菠萝蜜属热带特色果树,原产于马来半岛,国内在海南有规模化种植,广西、广东和云南有少量栽培。榴莲蜜外型和菠萝蜜相似,但果型较小,果肉香味浓郁,果肉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等物质,加之其单果大小适中,单果重2~4千克,风味独特且食用方便,被视为具有发展前景广阔的小众水果。


图片


在上世纪60年代海南万宁地区的华侨已经引进榴莲蜜种植成功,但一直处于零星状态;20多年前,我国台湾地区也从马来西亚引进榴莲蜜种植,获得成功并得到推广,在台湾市场效益较好。大概2008年前后,台商从台湾引进榴莲蜜到海口三门坡及琼海塔洋等地试种,种植后5~6年进入盛产稳产期,产量可达100千克/株以上,经济效益好、推广迅速。目前,海南琼海、万宁、陵水、三亚、乐东、琼中、儋州等地区推广种植。据不完全统计海南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亩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记者:周皓颖 张岩

编辑:符芳菊
审核:陈明思

监制:卓琳植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aT-mLOwE2nXqdeAi8JoVzg

(责任编辑:sbriadmin)

Copyright 2017 版权所有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地址: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香料饮料研究所 邮编:571533

电话:0898-62556083 传真:0898-62561083|62554418

备案:琼ICP备1000054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