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单位概况
    • 单位简介
    • 组织机构
    • 现任领导
    • 单位文化
    • 地理位置
  • 领导关怀
  • 科学研究
    • 科研条件
    • 学科建设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成果转化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成果转移转化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创新团队
    • 研究生培养
    • 专家库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际交流
  • 党建工作
    • 廉政建设
    • 创新文化
    • 党建动态
  • 政策制度
    • 政策制度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详细
“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研讨会在香饮所召开
作者:张彦军 来源:香料饮料研究所 日期:2023-07-31

      7月26-27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香料饮料研究所承办的淀粉与非淀粉多糖小型研讨会在万宁兴隆热带植物园召开。来自天津农学院、中国科学院、南昌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香料饮料研究所的国家级人才和国内热区科教单位代表100余人出席论坛,共同探讨淀粉与非淀粉多糖最新研究进展,共话“优质安全与营养健康农产品供给”。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处副处长蔡胜忠、香料饮料研究所所长唐冰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论坛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副所长秦晓威主持。

图1 秦所主持.JPG

秦晓威主持现场

      蔡胜忠提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海南自贸港建设已经进入新阶段,多元、全面、均衡和健康等成为日常食物的基本要求,香蕉、木薯、菠萝蜜、面包果等热带特色作物富含大量淀粉与非淀粉多糖,这些热带作物营养食品研究与开发符合“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粮食、多途径利用可作为粮食补充的果实、种子,缓解主要粮食供应压力”的国家需求。对热带作物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研究而言,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图2 蔡胜忠.JPG

蔡胜忠致辞

      唐冰指出,木薯、香(大)蕉、菠萝蜜、面包果是重要的热带粮食作物,富含淀粉和非淀粉多糖,在全球热区粮食保供、全球热带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这些作物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一国一品”项目(OCOP)在全球重点实施,我院相关领域专家全程参与项目策划与实施。为进一步推动热带地区粮食作物产能提升,香饮所聚焦“国之大者”,围绕“中国热科院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科技创新工程和科技攻关行动”,策划承办“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研讨会”,旨在探讨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科学研究新进展,交流新方法,启迪新思维,分析新增长点,突破“卡脖子”难题,促进新发展,以期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3 唐冰.JPG

唐冰致辞

      张民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小麦多糖对肠道菌群-内稳态拓扑关系及胆碱代谢的影响”的大会报告。研究了小麦多糖对胆碱代谢的影响,并通过研究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了其对胆碱代谢影响的作用机理。

图4 张民报告.JPG

张民教授作报告

      段学武研究员应邀作了题为“组蛋白甲基化与果实成熟调控”的大会报告。组蛋白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起关键调控作用,该研究率先从组蛋白去甲基化角度解析了果实成熟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图5 段学武报告.JPG

段学武作报告

      胡婕伦研究员应邀作了题为“不同“食药同源”食物来源多糖调控糖代谢研究”的大会报告。该研究表明不同“食药同源”食物来源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不同,效果较好的多糖可调控肠道有益微生物、调节机体代谢,进而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图6 胡婕伦报告.JPG

胡婕伦作报告

      李晶教授应邀做了题为“魔芋胶体物性调控及健康效益研究”的大会报告。系统研究了魔芋葡甘聚糖在湿热环境中的降解规律及机制,考察了不同粘度魔芋胶对食欲的影响,挖掘了魔芋低聚糖的新功能,确证了其促进骨骼健康的新功能。

图7 李晶报告.JPG

李晶作报告

      张斌教授应邀作了题为“植物细胞壁对全食品中淀粉营养特性的影响规律”的大会报告。该研究提出了一些方法可有效来调节植物细胞壁调控淀粉的体外小肠消化和大肠发酵速率的策略:在结肠中缓慢发酵、高丁酸和丙酸产量或选择性地促进改善肠屏障功能的有益菌增殖。


图8 张斌报告.JPG

张斌作报告

      胡伟研究员应邀作了题为“木薯基因组及重要农艺性状遗传解析”的大会报告。采用基因组学、群体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构建了木薯精细基因组图谱和群体变异图谱,准确鉴定了木薯群体遗传多样性和传播历史。

图9 胡伟报告.JPG

胡伟作报告

      苗红霞研究员应邀做了题为“香蕉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基因MaGBSSI-3促进果实抗性淀粉合成的功能解析”的大会报告。该研究构建了香蕉淀粉代谢分子网络图谱,解析MaGBSSI-3促进果实抗性淀粉合成的分子机制,揭示香蕉抗性淀粉合成与营养品质形成的关系,创制高抗性淀粉的鲜食香蕉新种质或新品种。

图10 苗红霞报告.JPG

苗红霞作报告

      张彦军研究员应邀作了题为“支链聚合度对高直链菠萝蜜种子淀粉老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的大会报告。通过研究不同支链聚合度对菠萝蜜淀粉(jackfruit starch,JFS)老化过程的影响,并建立支链聚合度影响JFS老化特性的理论模型,揭示不同支链聚合度JFS与老化特性之间的关系,为解析支链聚合度对JFS凝胶化和老化特性的影响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图11 张彦军报告.JPG

张彦军作报告

      朱科学副研究员应邀作了题为“菠萝蜜多糖对高脂诱导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的大会报告。该研究明确了菠萝蜜多糖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等组成的糖蛋白生物大分子,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与TNF-α、IFN-γ和IL-1β等细胞因子分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健康的功效。

图12 朱科学报告.JPG

朱科学作报告

      与会代表还就加强“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的热带农业科技合作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图13 座谈研讨.JPG

座谈现场

图14 合影.JPG

合影

      本次论坛旨在为从事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热区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科学的基础研究,更好地扩大我国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科技界与地区同行们的沟通,提升我国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科学、技术乃至行业的影响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尤其加强基础理论以及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方面的研究。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对提升我国热带作物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科学研究水平,推动行业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我国淀粉与非淀粉多糖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香料饮料研究所
  • 电话:0898-62556083
  • 传真:0898-62561083|62554418
  • 邮编:571533
办公系统 电子书屋 电子邮箱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单位简介
    • 组织机构
    • 现任领导
    • 单位文化
    • 地理位置
  • 领导关怀
  • 科学研究
    • 科研条件
    • 学科建设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成果转化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成果转移转化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创新团队
    • 研究生培养
    • 专家库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际交流
  • 党建工作
    • 廉政建设
    • 创新文化
    • 党建动态
  • 政策制度
    • 政策制度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公告
  • 科研平台
  • 新闻动态
  • 招聘
  • 学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研讨会在香饮所召开

  作者: 张彦军   来源: 香料饮料研究所  日期: 2023-07-31   点击: 我要分享

      7月26-27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香料饮料研究所承办的淀粉与非淀粉多糖小型研讨会在万宁兴隆热带植物园召开。来自天津农学院、中国科学院、南昌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香料饮料研究所的国家级人才和国内热区科教单位代表100余人出席论坛,共同探讨淀粉与非淀粉多糖最新研究进展,共话“优质安全与营养健康农产品供给”。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处副处长蔡胜忠、香料饮料研究所所长唐冰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论坛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副所长秦晓威主持。

图1 秦所主持.JPG

秦晓威主持现场

      蔡胜忠提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海南自贸港建设已经进入新阶段,多元、全面、均衡和健康等成为日常食物的基本要求,香蕉、木薯、菠萝蜜、面包果等热带特色作物富含大量淀粉与非淀粉多糖,这些热带作物营养食品研究与开发符合“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粮食、多途径利用可作为粮食补充的果实、种子,缓解主要粮食供应压力”的国家需求。对热带作物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研究而言,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图2 蔡胜忠.JPG

蔡胜忠致辞

      唐冰指出,木薯、香(大)蕉、菠萝蜜、面包果是重要的热带粮食作物,富含淀粉和非淀粉多糖,在全球热区粮食保供、全球热带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这些作物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一国一品”项目(OCOP)在全球重点实施,我院相关领域专家全程参与项目策划与实施。为进一步推动热带地区粮食作物产能提升,香饮所聚焦“国之大者”,围绕“中国热科院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科技创新工程和科技攻关行动”,策划承办“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研讨会”,旨在探讨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科学研究新进展,交流新方法,启迪新思维,分析新增长点,突破“卡脖子”难题,促进新发展,以期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3 唐冰.JPG

唐冰致辞

      张民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小麦多糖对肠道菌群-内稳态拓扑关系及胆碱代谢的影响”的大会报告。研究了小麦多糖对胆碱代谢的影响,并通过研究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了其对胆碱代谢影响的作用机理。

图4 张民报告.JPG

张民教授作报告

      段学武研究员应邀作了题为“组蛋白甲基化与果实成熟调控”的大会报告。组蛋白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起关键调控作用,该研究率先从组蛋白去甲基化角度解析了果实成熟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图5 段学武报告.JPG

段学武作报告

      胡婕伦研究员应邀作了题为“不同“食药同源”食物来源多糖调控糖代谢研究”的大会报告。该研究表明不同“食药同源”食物来源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不同,效果较好的多糖可调控肠道有益微生物、调节机体代谢,进而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图6 胡婕伦报告.JPG

胡婕伦作报告

      李晶教授应邀做了题为“魔芋胶体物性调控及健康效益研究”的大会报告。系统研究了魔芋葡甘聚糖在湿热环境中的降解规律及机制,考察了不同粘度魔芋胶对食欲的影响,挖掘了魔芋低聚糖的新功能,确证了其促进骨骼健康的新功能。

图7 李晶报告.JPG

李晶作报告

      张斌教授应邀作了题为“植物细胞壁对全食品中淀粉营养特性的影响规律”的大会报告。该研究提出了一些方法可有效来调节植物细胞壁调控淀粉的体外小肠消化和大肠发酵速率的策略:在结肠中缓慢发酵、高丁酸和丙酸产量或选择性地促进改善肠屏障功能的有益菌增殖。


图8 张斌报告.JPG

张斌作报告

      胡伟研究员应邀作了题为“木薯基因组及重要农艺性状遗传解析”的大会报告。采用基因组学、群体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构建了木薯精细基因组图谱和群体变异图谱,准确鉴定了木薯群体遗传多样性和传播历史。

图9 胡伟报告.JPG

胡伟作报告

      苗红霞研究员应邀做了题为“香蕉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基因MaGBSSI-3促进果实抗性淀粉合成的功能解析”的大会报告。该研究构建了香蕉淀粉代谢分子网络图谱,解析MaGBSSI-3促进果实抗性淀粉合成的分子机制,揭示香蕉抗性淀粉合成与营养品质形成的关系,创制高抗性淀粉的鲜食香蕉新种质或新品种。

图10 苗红霞报告.JPG

苗红霞作报告

      张彦军研究员应邀作了题为“支链聚合度对高直链菠萝蜜种子淀粉老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的大会报告。通过研究不同支链聚合度对菠萝蜜淀粉(jackfruit starch,JFS)老化过程的影响,并建立支链聚合度影响JFS老化特性的理论模型,揭示不同支链聚合度JFS与老化特性之间的关系,为解析支链聚合度对JFS凝胶化和老化特性的影响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图11 张彦军报告.JPG

张彦军作报告

      朱科学副研究员应邀作了题为“菠萝蜜多糖对高脂诱导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的大会报告。该研究明确了菠萝蜜多糖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等组成的糖蛋白生物大分子,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与TNF-α、IFN-γ和IL-1β等细胞因子分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健康的功效。

图12 朱科学报告.JPG

朱科学作报告

      与会代表还就加强“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的热带农业科技合作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图13 座谈研讨.JPG

座谈现场

图14 合影.JPG

合影

      本次论坛旨在为从事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热区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科学的基础研究,更好地扩大我国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科技界与地区同行们的沟通,提升我国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科学、技术乃至行业的影响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尤其加强基础理论以及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方面的研究。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对提升我国热带作物淀粉与非淀粉多糖科学研究水平,推动行业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我国淀粉与非淀粉多糖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sbriadmin)

Copyright 2017 版权所有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地址: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香料饮料研究所 邮编:571533

电话:0898-62556083 传真:0898-62561083|62554418

备案:琼ICP备1000054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