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与香饮所联合主办的"热科论坛"第四期在线下线上同步举行。本期论坛邀请四川大学毛康珊教授和香饮所廖振阳博士分别作题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崖柏的进化历史和保护遗传学研究”和“咖啡栽培基因组历史”的学术报告。论坛由香饮所胡丽松研究员主持,香饮所科技处、种质资源室科研人员和学生,以及院生物所、品资所等单位的专家,共计50余人参会。
毛康珊教授作报告
报告会上,毛康珊教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系统阐述了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工作。以野生植物崖柏为研究案例,深入探讨了崖柏的起源时间与演化进程,详细分析了其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特征。通过多年研究,毛教授团队成功解析了崖柏种群的历史动态变化规律,阐明了其有害突变的清除能力及作用机制。这些研究成果为科学划分保护管理单元、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毛教授强调,虽然现代组学技术为濒危物种保育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保护基因组学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科研工作者携手攻关,共同应对物种灭绝的威胁。
廖振阳博士作报告
随后,香饮所廖振阳博士介绍了咖啡团队在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咖啡再驯化的创新性观点。毛教授对咖啡团队在种质资源收集和基因组研究领域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指出该团队收集的咖啡种质资源在全国独具特色。毛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就咖啡基因组进化规律研究和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团队未来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毛康珊,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国家优青、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开展林木的分子生态学、保护遗传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兼任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Plant Diversity等SCI编委。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6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New Phytologist、Molecular Ec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第十五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