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饮所加工与工程技术研究团队在芡实3型抗性淀粉调节肠道菌群缓解肥胖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饮食会引起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肥胖会导致肝脏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导致肝脏出现炎症性损伤进而出现肝硬化,给全球公共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针对肥胖的治疗手段存在诸多局限性,探寻安全有效的饮食干预方式迫在眉睫。肠道菌群在人体代谢和健康中起着关键作用,与肥胖的发生发展紧密相连。通过饮食调节肠道菌群,成为预防和缓解肥胖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本团队选用芡实作为研究对象,成功制备出芡实3型抗性淀粉(ERS),并对其在调节肠道菌群和缓解肥胖方面的作用展开深入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ERS呈现出B+V型结晶形式,具有良好的抗酶解结构。高脂饮食喂养的金黄地鼠补充ERS后,其体重、脂肪积累和食物摄入量显著降低。同时,ERS有效缓解了肝脏损伤和炎症,改善了脂质代谢,降低了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ERS的这些有益作用与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密切相关。它能够促进有益菌如norank_f_Muribaculaceae和Ruminococcus的生长,抑制有害菌Allobaculum的增殖,改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此外,ERS还能提高肠道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维持肠道正常功能,减轻炎症反应。该研究成果有望为肥胖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在功能性食品开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研究工作概述图
相关成果以“Type 3 resistant starch prepared from euryale ferox alleviated the obesity symptoms via gut microbiota regulation”为题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三亚院博士后/香饮所助理研究员张雨桐为第一作者,张彦军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成果依托海南省特色热带作物适宜性加工与品质控制重点实验室,得到海南省科技人才创新项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揭榜挂帅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科技创新团队和木薯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5.143906
在线发表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