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单位概况
    • 单位简介
    • 组织机构
    • 现任领导
    • 单位文化
    • 地理位置
  • 领导关怀
  • 科学研究
    • 科研条件
    • 学科建设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成果转化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成果转移转化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创新团队
    • 研究生培养
    • 专家库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际交流
  • 党建工作
    • 廉政建设
    • 创新文化
    • 党建动态
  • 政策制度
    • 政策制度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详细
藏在海南万宁的“植物基因库”: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解锁热带香料饮料与木本粮食的奥秘
作者:吉训志 来源:香料饮料研究所 日期:2025-09-22

      2025年9月20日,为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家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种质资源圃(万宁)、国家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香料饮料种质资源分库、国家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木本粮食种质资源分库,联合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咖啡专委会/香料饮料专委会及农业农村部香辛饮料作物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指导下,共同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种质资源科普开放日活动。活动吸引了近5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参与者,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中小学生以及植物爱好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知识与趣味交融的热带植物探索之旅。

 

活动合影


      活动伊始,由闫林研究员讲述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吉训志、黄丽芳、王睿、安娜以及罗婧等科研人员带领参与者们在兴隆热带植物园和国家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种质资源圃开启奇妙的植物探索之旅。首先介绍了各种珍稀热带植物,从高大挺拔的热带乔木,到形态各异的灌木,再到种类繁多的草本植物,每一种植物都承载着独特的生态意义和文化价值。

 

活动前动员与科普讲解


      在面包果现场科普讲解与实践环节,大家的兴趣被进一步点燃。科普人员详细介绍了面包果这一神奇植物的独特之处。面包果原产于南太平洋群岛,与菠萝蜜、榴莲蜜同属桑科木本粮果作物,是一种集粮食与水果特性于一身的特殊植物。在了解面包果的特性后,参与者们亲自动手,参与面包果的烹饪实践,体验从树上的果实到餐桌上美食的奇妙转变。

 

面包果科普讲解与实践


      咖啡和可可科普讲解环节同样引人入胜。黄丽芳副研究员和王睿详细介绍了咖啡和可可的起源、种植技术、加工过程以及文化内涵。咖啡树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咖法地区,如今已在全球热带地区广泛种植,其果实咖啡豆经过烘焙、研磨等工序,成为人们喜爱的提神饮品。而可可树则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纬约20度以内的区域,其种子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和可可饮料的关键原料。从南美洲的原始森林到如今遍布全球的饮品市场,咖啡和可可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故事。咖啡冲泡实践环节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在胡荣锁副研究员的指导下,参与者们亲身体验了从研磨咖啡豆到完成一杯香醇咖啡的完整过程。

 

咖啡可可科普讲解与咖啡冲泡实践


      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农业农村部香辛饮料作物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在这里,参与者们近距离参观了先进的科研设备,了解了实验室在热带香料饮料作物遗传资源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参与者们对科研工作的严谨性和创新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热带植物科研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合影


      此次科普开放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普及了热带香料饮料作物和木本粮食作物的种质资源知识,激发了公众对农业科学的兴趣,还增强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参与者们对热带植物的奇妙世界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对农业科研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香料饮料研究所
  • 电话:0898-62556083
  • 传真:0898-62561083|62554418
  • 邮编:571533
办公系统 电子书屋 电子邮箱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单位简介
    • 组织机构
    • 现任领导
    • 单位文化
    • 地理位置
  • 领导关怀
  • 科学研究
    • 科研条件
    • 学科建设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成果转化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成果转移转化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创新团队
    • 研究生培养
    • 专家库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际交流
  • 党建工作
    • 廉政建设
    • 创新文化
    • 党建动态
  • 政策制度
    • 政策制度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公告
  • 科研平台
  • 新闻动态
  • 招聘
  • 学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藏在海南万宁的“植物基因库”: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解锁热带香料饮料与木本粮食的奥秘

  作者: 吉训志   来源: 香料饮料研究所  日期: 2025-09-22   点击: 我要分享

      2025年9月20日,为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家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种质资源圃(万宁)、国家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香料饮料种质资源分库、国家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木本粮食种质资源分库,联合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咖啡专委会/香料饮料专委会及农业农村部香辛饮料作物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指导下,共同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种质资源科普开放日活动。活动吸引了近5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参与者,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中小学生以及植物爱好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知识与趣味交融的热带植物探索之旅。

 

活动合影


      活动伊始,由闫林研究员讲述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吉训志、黄丽芳、王睿、安娜以及罗婧等科研人员带领参与者们在兴隆热带植物园和国家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种质资源圃开启奇妙的植物探索之旅。首先介绍了各种珍稀热带植物,从高大挺拔的热带乔木,到形态各异的灌木,再到种类繁多的草本植物,每一种植物都承载着独特的生态意义和文化价值。

 

活动前动员与科普讲解


      在面包果现场科普讲解与实践环节,大家的兴趣被进一步点燃。科普人员详细介绍了面包果这一神奇植物的独特之处。面包果原产于南太平洋群岛,与菠萝蜜、榴莲蜜同属桑科木本粮果作物,是一种集粮食与水果特性于一身的特殊植物。在了解面包果的特性后,参与者们亲自动手,参与面包果的烹饪实践,体验从树上的果实到餐桌上美食的奇妙转变。

 

面包果科普讲解与实践


      咖啡和可可科普讲解环节同样引人入胜。黄丽芳副研究员和王睿详细介绍了咖啡和可可的起源、种植技术、加工过程以及文化内涵。咖啡树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咖法地区,如今已在全球热带地区广泛种植,其果实咖啡豆经过烘焙、研磨等工序,成为人们喜爱的提神饮品。而可可树则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纬约20度以内的区域,其种子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和可可饮料的关键原料。从南美洲的原始森林到如今遍布全球的饮品市场,咖啡和可可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故事。咖啡冲泡实践环节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在胡荣锁副研究员的指导下,参与者们亲身体验了从研磨咖啡豆到完成一杯香醇咖啡的完整过程。

 

咖啡可可科普讲解与咖啡冲泡实践


      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农业农村部香辛饮料作物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在这里,参与者们近距离参观了先进的科研设备,了解了实验室在热带香料饮料作物遗传资源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参与者们对科研工作的严谨性和创新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热带植物科研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合影


      此次科普开放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普及了热带香料饮料作物和木本粮食作物的种质资源知识,激发了公众对农业科学的兴趣,还增强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参与者们对热带植物的奇妙世界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对农业科研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责任编辑:sbriadmin)

Copyright 2017 版权所有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地址: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香料饮料研究所 邮编:571533

电话:0898-62556083 传真:0898-62561083|62554418

备案:琼ICP备1000054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