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单位概况
    • 单位简介
    • 组织机构
    • 现任领导
    • 单位文化
    • 地理位置
  • 领导关怀
  • 科学研究
    • 科研条件
    • 学科建设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成果转化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成果转移转化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创新团队
    • 研究生培养
    • 专家库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际交流
  • 党建工作
    • 廉政建设
    • 创新文化
    • 党建动态
  • 政策制度
    • 政策制度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 详细
香饮所在大丽轮枝菌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作者:刘世超 来源:香料饮料研究所 日期:2023-07-05

      近日,中国热科院香饮所植物保护研究室在大丽轮枝菌与棉花互作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成功揭示了大丽轮枝菌致病因子VdEPG1与棉花茉莉酸合成相关物质植物二烯酸还原酶GhOPR9互作机制,研究结果为棉花黄萎病抗病育种提供重要依据。


      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一种土传维管束真菌病害,被称为棉花“癌症”,由于该病原菌生存能力极强,因此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治困难。近年来研究表明,大丽轮枝菌通过分泌大量致病相关的毒性蛋白抑制寄主植物的免疫反应,使寄主发病。研究这些毒性蛋白的致病机理及其与宿主的互作机制成为植物病理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本研究发现大丽轮枝菌分泌一个内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VdEPG1。作为毒性因子能够抑制由NLP1/INF1引起的宿主免疫反应;VdEPG1能够通过调节大丽轮枝菌生长发育,进而正向调控其毒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大丽轮枝菌侵染寄主时,茉莉酸合成途径相关蛋白植物二烯酸还原酶(GhOPR9)能够与VdEPG1在细胞膜上发生相互作用,诱发植物免疫反应,抵御大丽轮枝菌的侵染(图1)。


      该研究成果以“The glycoside hydrolase 28 member VdEPG1 is a virulence factor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and interacts with jasmonic acid pathway-related gene GhOPR9”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分子植物病理学(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5.520)上。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助理研究员刘世超,香饮所研究实习员柳瑞冰,中棉所吕峻元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中棉所朱荷琴研究员和冯鸿杰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208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2D01E101)等项目资助。


 图1 VdEPG1与GhOPR9互作调节棉花黄萎病抗性.png    

图1 VdEPG1与GhOPR9互作调节棉花黄萎病抗性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mpp.13366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香料饮料研究所
  • 电话:0898-62556083
  • 传真:0898-62561083|62554418
  • 邮编:571533
办公系统 电子书屋 电子邮箱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单位简介
    • 组织机构
    • 现任领导
    • 单位文化
    • 地理位置
  • 领导关怀
  • 科学研究
    • 科研条件
    • 学科建设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成果转化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成果转移转化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创新团队
    • 研究生培养
    • 专家库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际交流
  • 党建工作
    • 廉政建设
    • 创新文化
    • 党建动态
  • 政策制度
    • 政策制度

科学研究

  • 科研条件
  • 学科建设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科研动态

香饮所在大丽轮枝菌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作者: 刘世超   来源: 香料饮料研究所  日期: 2023-07-05   点击: 我要分享

      近日,中国热科院香饮所植物保护研究室在大丽轮枝菌与棉花互作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成功揭示了大丽轮枝菌致病因子VdEPG1与棉花茉莉酸合成相关物质植物二烯酸还原酶GhOPR9互作机制,研究结果为棉花黄萎病抗病育种提供重要依据。


      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一种土传维管束真菌病害,被称为棉花“癌症”,由于该病原菌生存能力极强,因此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治困难。近年来研究表明,大丽轮枝菌通过分泌大量致病相关的毒性蛋白抑制寄主植物的免疫反应,使寄主发病。研究这些毒性蛋白的致病机理及其与宿主的互作机制成为植物病理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本研究发现大丽轮枝菌分泌一个内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VdEPG1。作为毒性因子能够抑制由NLP1/INF1引起的宿主免疫反应;VdEPG1能够通过调节大丽轮枝菌生长发育,进而正向调控其毒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大丽轮枝菌侵染寄主时,茉莉酸合成途径相关蛋白植物二烯酸还原酶(GhOPR9)能够与VdEPG1在细胞膜上发生相互作用,诱发植物免疫反应,抵御大丽轮枝菌的侵染(图1)。


      该研究成果以“The glycoside hydrolase 28 member VdEPG1 is a virulence factor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and interacts with jasmonic acid pathway-related gene GhOPR9”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分子植物病理学(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5.520)上。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助理研究员刘世超,香饮所研究实习员柳瑞冰,中棉所吕峻元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中棉所朱荷琴研究员和冯鸿杰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208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2D01E101)等项目资助。


 图1 VdEPG1与GhOPR9互作调节棉花黄萎病抗性.png    

图1 VdEPG1与GhOPR9互作调节棉花黄萎病抗性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mpp.13366

(责任编辑:sbriadmin)

Copyright 2017 版权所有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地址: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香料饮料研究所 邮编:571533

电话:0898-62556083 传真:0898-62561083|62554418

备案:琼ICP备1000054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