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单位概况
    • 单位简介
    • 组织机构
    • 现任领导
    • 单位文化
    • 地理位置
  • 领导关怀
  • 科学研究
    • 科研条件
    • 学科建设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成果转化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成果转移转化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创新团队
    • 研究生培养
    • 专家库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际交流
  • 党建工作
    • 廉政建设
    • 创新文化
    • 党建动态
  • 政策制度
    • 政策制度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建设 » 详细
干部有危机感,群众才有幸福感
作者:admin@163.com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12-08-22
      最近到一些基层采访,听到一句感言:干部有危机感,群众才有幸福感。比如一些地方,把乡镇、各部门领导的工作进行月公示、双月评,评议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干不好就挪位”。这既让干部普遍感到“压力山大”,又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

如何认识和对待压力,是为政者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人们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好比承受压力的重荷,喷水池才能喷射出美丽的花朵,干部有压力,干事才会更有动力,落实才会更加给力。如果缺乏压力,精神懈怠,庸庸碌碌,甘于当“太平官”、“混事官”,甚至有的还当了贪官、赃官,对群众而言,不仅毫无幸福感,恐怕更添痛苦感、愤懑感。

马克思说过,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共产党人执政为民,为的不是一己私利,而是事业发展、百姓福祉。因而,干部的危机感,不能功利地理解成担心自己的“帽子”和“位子”,而应有更加深刻的内涵。

发展上要有紧迫感。当前,国际和地域竞争日趋激烈,改革难题新旧交织,群众的民生期待也水涨船高,不管是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还是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都面临“不进则退、不转则衰”的挑战,有人更是疾感“一天也不能等”。形势逼人,身为领导干部,理应有时不我待、无功即过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迎难而上谋发展。如果满足于“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就会错失发展机遇,误己更误人。

本领上要有恐慌感。欲揽瓷器活,须有金刚钻。履行职责要有好作风,更要靠真本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对领导干部的能力不断提出新考验。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对地方领导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常听一些地方领导说:“有了互联网,我们的工作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这话值得分析,确有个别媒体存在捕风捉影、恶意炒作等现象,但一些干部的媒体素养不够、回应社会关切的能力不足也是实情。更重要的是,有些干部落实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够,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成效不大,甚至出现了失误。说到底还是本领不够。

对群众要有敬畏感。官有所畏,业有所成。“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无论是谁,不管官做得多大,脱离了人民群众,就像希腊神话中离开大地的巨人安泰,立即失去了所有力量。对今天的为政者来说,不管是干事创业还是攻坚克难,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的力量,到处都少不了民意的支持。只有老实“拜人民为师”,对待群众意见虚怀若谷;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念,对待群众诉求尽心尽力,才能赢得人心、凝聚力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流传千古,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也有一副楹联:“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为政者的忧患辛劳之中,往往生长着百姓的幸福安乐,古人尚且有这种认知,今天的共产党人理应把这篇“忧乐”文章做得更好,写进千千万万群众心里。(人民网2012年8月20日电)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香料饮料研究所
  • 电话:0898-62556083
  • 传真:0898-62561083|62554418
  • 邮编:571533
办公系统 电子书屋 电子邮箱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单位简介
    • 组织机构
    • 现任领导
    • 单位文化
    • 地理位置
  • 领导关怀
  • 科学研究
    • 科研条件
    • 学科建设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成果转化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成果转移转化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创新团队
    • 研究生培养
    • 专家库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际交流
  • 党建工作
    • 廉政建设
    • 创新文化
    • 党建动态
  • 政策制度
    • 政策制度

党建工作

  • 廉政建设
  • 创新文化
  • 党建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廉政建设

干部有危机感,群众才有幸福感

  作者: admin@163.com   来源: 人民网  日期: 2012-08-22   点击: 我要分享
      最近到一些基层采访,听到一句感言:干部有危机感,群众才有幸福感。比如一些地方,把乡镇、各部门领导的工作进行月公示、双月评,评议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干不好就挪位”。这既让干部普遍感到“压力山大”,又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

如何认识和对待压力,是为政者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人们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好比承受压力的重荷,喷水池才能喷射出美丽的花朵,干部有压力,干事才会更有动力,落实才会更加给力。如果缺乏压力,精神懈怠,庸庸碌碌,甘于当“太平官”、“混事官”,甚至有的还当了贪官、赃官,对群众而言,不仅毫无幸福感,恐怕更添痛苦感、愤懑感。

马克思说过,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共产党人执政为民,为的不是一己私利,而是事业发展、百姓福祉。因而,干部的危机感,不能功利地理解成担心自己的“帽子”和“位子”,而应有更加深刻的内涵。

发展上要有紧迫感。当前,国际和地域竞争日趋激烈,改革难题新旧交织,群众的民生期待也水涨船高,不管是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还是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都面临“不进则退、不转则衰”的挑战,有人更是疾感“一天也不能等”。形势逼人,身为领导干部,理应有时不我待、无功即过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迎难而上谋发展。如果满足于“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就会错失发展机遇,误己更误人。

本领上要有恐慌感。欲揽瓷器活,须有金刚钻。履行职责要有好作风,更要靠真本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对领导干部的能力不断提出新考验。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对地方领导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常听一些地方领导说:“有了互联网,我们的工作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这话值得分析,确有个别媒体存在捕风捉影、恶意炒作等现象,但一些干部的媒体素养不够、回应社会关切的能力不足也是实情。更重要的是,有些干部落实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够,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成效不大,甚至出现了失误。说到底还是本领不够。

对群众要有敬畏感。官有所畏,业有所成。“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无论是谁,不管官做得多大,脱离了人民群众,就像希腊神话中离开大地的巨人安泰,立即失去了所有力量。对今天的为政者来说,不管是干事创业还是攻坚克难,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的力量,到处都少不了民意的支持。只有老实“拜人民为师”,对待群众意见虚怀若谷;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念,对待群众诉求尽心尽力,才能赢得人心、凝聚力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流传千古,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也有一副楹联:“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为政者的忧患辛劳之中,往往生长着百姓的幸福安乐,古人尚且有这种认知,今天的共产党人理应把这篇“忧乐”文章做得更好,写进千千万万群众心里。(人民网2012年8月20日电)

(责任编辑:08 28 2016 4:56PM)

Copyright 2017 版权所有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地址: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香料饮料研究所 邮编:571533

电话:0898-62556083 传真:0898-62561083|62554418

备案:琼ICP备10000545号-3